王海生跟蔣夫人有多次的接觸,他提到對蔣夫人的印象,「雍榮華貴不用說了,對殘疾兒童也是非常地關心,她有時候常常自己一個人來到病房看看小朋友。」蔣夫人不光是來看病童,她也時常帶國賓前來參觀,像越南國王阮文紹的夫人就來過,有時是她的秘書陳秘書帶來,但遇到重要的貴賓,蔣夫人就會親自接待。
- Sep 12 Tue 2023 13:34
振興醫院籌設關鍵人物 王海生話當年談秘辛(下篇)
- Sep 12 Tue 2023 13:30
振興醫院籌設關鍵人物 王海生話當年談秘辛(上篇)
王海生,已是91歲高齡,採訪當天他獨自一人從林口搭車前來,由於高速公路塞車,耽誤了一點時間,很驚訝他的身體十分硬朗,一下車快步走來與我們會合,在前往受訪地點的一路上,他完全不需要旁人攙扶,走起路來穩當不疾不徐。在採訪過程中,也對他的驚人記憶力感到佩服不已,人名、年代和數字都記得清清楚楚,且從振興醫院第一位員工的他的口中娓娓道出振興醫院籌設的點點滴滴,歷史的記憶突然鮮活了起來,那是台灣醫療史上一段重要又不可抹滅的篇章!
- Oct 26 Wed 2022 09:13
媽媽,我睡著後,你一定要記得開著燈,小天使才會找得到我!
- Jul 11 Mon 2022 17:18
疫情下的親情縮影
最近幾乎每天都會去探視二位從外院轉來的病人。
一位因為心臟疾病突然倒下,心導管術後仍無法恢復心臟功能,緊急裝上葉克膜續命,他院無法處理要求病人轉院,葉克膜雖可續命但卻無法久置體內,轉來將病情控制穩定下來後,撤除葉克膜裝上暫時的左心室輔助器,讓等待換心的時間變得較為充裕。
陳大哥的女兒每天到加護病房探望,一邊幫爸爸按摩,一邊說著鼓勵加油的話,但病人的情緒難免隨著病情變化,而有所低落,女兒為了給爸爸驚喜,耶誕節前夕親手做了一個可愛的禮物架子,每天都掛上一個小小寫上日期編號的禮物袋,但三十個格子卻早已都裝滿了。
如今,每個格子必須要再擠進第二個禮物袋,58歲的陳大哥還在等一顆救命的心臟,而他才二十出頭的女兒也還是在加護病房外,先對著鏡子把前一晚臉上未乾的淚痕抹去,才換上老爸最愛的甜美笑容,去見仍在生死邊緣的爸爸!
短短三十分鐘探視裡,她用輕鬆語氣說著日常,但口罩下的雙唇卻是顫抖的!
一位因一次牙齒化膿進行清創手術後,卻從此陷入中度昏迷,才46歲的他,有漂亮的妻子和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公主,任妻子如何淚眼聲聲呼喚,都無法再有所回應。
妻子錄了想對他說的話,哽咽了,只能收起哽咽刪除重錄,她不想他知道她的怯懦,但她對他的想念都在對女兒唱的兒歌裡,以前這都是他對女兒唱的,她希望他快點醒來再哄女兒睡,她不用再夢裡回憶他們的過去。
由於疫情規定無法探病,他的父母偷偷跑到病房探視,被發現受訓斥,不斷懇求讓他們可以看看還沒醒過來的兒子,即使一面都好,他最聽媽媽的話了,她要每天都來叫他快快醒來,不然她一生的盼望要怎麼辦。
每天他的父母都偷偷躲在電梯間,等著看護推他出來散步,來個不期而遇,母親緊緊握住兒子的手,罵他不要那麼不孝快點醒來,淚水卻怎麼也止不住,父親站在一旁,深深喚著兒子的名字,心痛和不捨在滿是皺紋的臉上那麼地深刻又難受!
去年一年因為疫情大家都過得辛苦,我們還能和大家迎向新的一年,實在充滿感恩!
- Jun 17 Fri 2022 09:11
《聽往事,寫故事》夫人的德澤給了我用雙腳走路的自由(下篇)
- Jun 16 Thu 2022 15:47
《聽往事,寫故事》夫人的德澤給了我用雙腳走路的自由(上篇)
- Apr 28 Thu 2022 13:53
母親臨終前一句「簡單就好」,讓他遺憾慟疚一輩子!
母親在世的最後十二天,阿祥寸步不離地陪在身邊,聽著阿母說起過往歲月,即使她只是輕描淡寫,但他那時才知道原來母親那麼辛苦,尤其在父親過世後,母親是怎麼度過那段孤獨又寂寞的日子,每天不用為誰準備三餐,沒有人要求吃什麼東西,再加上兒女不在身旁,都在外地工作,她隨便煮上一鍋飯,就著肉鬆罐頭醬菜,已可以吃上一星期,只有兒女回家時,她才會上巿場買上大魚大肉塞滿冰箱,兒女回家看到冰箱有那麼多東西,都以為母親有好好吃飯。
那天,母親彷彿知道自己要走了,把兒女都叫到身旁,即使疼痛難耐,她臉上還是刻意裝出淺淺的笑容,用虛弱的聲音告訴他們,「如果我走了,不用特別做什麼,簡單就好!」說完,像顆洩了氣的皮球,從胸壑吐出最後一口氣,走了,阿祥和姐姐抱著母親仍微溫的身體,痛哭失聲,母親沒有交待什麼,怕給他們添麻煩,只留下那麼「簡單」的遺言,這時他們已成了無父無母的人了。
- Apr 27 Wed 2022 10:43
阿母,我們返來厝ㄟ啊,這是我們的厝,你有歡喜嗎?
阿嬌阿嬤癌末住進安寧病房,她自己已經表達不再治療的意願了,但兒女們對於積極治療與否,意見分歧甚至起口角衝突,某個女兒還怪罪擔負起安排一切就醫事宜的方二哥,「為什麼都沒有告訴我,我都不知道媽媽的事,你們之前都故意不讓我知道,媽媽的病情這麼嚴重,我現在才知道,你們真的對媽媽好嗎?關心媽媽嗎?」
其實,這個女兒與手足關係不睦已久,幾乎不來往,鮮少回家探視父母親,聽到兒女們為自己的事在吵,昏迷中的阿嬌阿嬤眼角垂著淚,社工阿峻見狀介入,「大家都希望媽媽好,也都想替媽媽做些什麼事,我們到外面會客室去談,讓阿嬤好好休息,再來討論溝通好不好?」聽到社工這麼說,所有人沒再爭辯,默默點頭表示贊同。
- Apr 26 Tue 2022 12:58
醫護圍在病床邊噙淚自責哭著:「妹妹,不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