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跳出我第一場馬拉松賽事台北馬半馬的照片,時間早在2013年,沒有特別去買什麼裝備,穿的鞋子是平常休閒不特別強調跑步的鞋子,戴的那頂帽子還是醫院院慶送的,褲子則是有扣子拉鍊平時配拖鞋的,跑衣背心裡那一件更是平時穿的白色內衣,一身胡亂拼湊的扮相,那天寒泠來襲,還下著不小的雨,心想下這種雨還要跑嗎,後來才知馬拉松賽事冷到爆下暴雨是家常便飯,鳴槍起跑,那管那麼多,但這個第一次跑的有點狼狽,鏡頭下的自己真的是挫到爆,現在想來都覺得羞赧不已!
記得那次是麻吉同事說,我們去參加馬拉松比賽吧,他說那是他人生夢想清單之一,後來他又說那我們去單車環島吧,那也是他的人生夢想清單之一,當然這兩個夢想清單我都陪著完成了,自此也開始了運動生涯,嚴格來說是參加馬拉松賽事的序曲。
跑步這件事,從2013年至今,已超過十年了,與許多跑步神人比,我的年資還不夠深,跑馬數也不能算多,算算也不過50場左右,這十年中生活有起有落,也歷經了很多艱難的事,對於自己能堅持至今還在賽道上,仍感覺到有點小小的驕傲。
剛開始的賽事,都是麻吉說要參加那一場那一場賽事,我倆就一起報名,後來有跑步的同事知道我們有在參加賽事,就會邀我們一起參加,甚至和一群跑友一起跑過多次接力賽。
很多人看到我,都以為我很享受跑步,其實不然,我並沒有很喜歡跑步,但也沒有討厭,不過絕非有人說上癮了不跑會難受,這檔事絕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不過關於這十年來的跑步歷程,倒有些感受可以拿來說說。
跑步我不是天才,但一旦報名了賽事,都很怕會被關門或上回收車,朋友都說你那樣的成績怎麼可能被關門,這當然不是說我是天生的跑者,而是努力認真練習的成果。雖說如此,至今只要比賽當天我都會沒來由地緊張焦慮到不行,甚至賽前都要多次跑廁所,有時途中還會突然想上大號,只得敢緊縮肛,放慢速度甚至用走的,明明一定跑得完,但總是會沒來由地異常緊張啊!
說到上廁所實在是我跑步的最大困擾,有幾次賽前一天狂拉肚子,到了比賽當天還是沒能止住,只得狂吃止瀉劑,起跑前還得去上個一二次才甘心,整個賽事進補給站也不敢吃東西,只敢喝水或運動飲料,才好不容易撐完全程。
有一次還是忍不住去上了大號,那次是參加台東曙光馬,由於正值盛夏,小賽事參加人數不多,冰涼的西瓜讓你吃到飽吃到炸,每個補給站都供應無虞,好吃西瓜的我,一進補站就猛吃狂吃,心滿意足好不暢快,但突然間肚子絞痛不已,一直在找廁所到底在哪裡,好不容易跑了一段距離終於看到廁所,一衝進去拉下褲子就狂瀉不已,但下面狂流,上面也在狂流,蹲坐在將近四十度高溫的流動廁所裡可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啊!
還有一次,到了台東參加一輩子只有一次的南迴通車馬拉松,跑過一座流動廁所旁,突然聽到一個驚叫的女聲,她打開門來哽咽地直說怎麼辧怎麼辧,心想到底什麼怎麼辧啊,一問之下才知她的愛瘋手機撲通地一聲掉進流動廁所的糞坑裡去了,她在想不知到底要不要伸手下去撈,嗯,我也說不準,只是尷尬地告訴她還是快去找主辧單位吧,有點不好意思地從她身旁匆匆跑走。
認真努力就會有成果這件事,從跑步經驗看來,確實是紮紮實實感受到,一分努力就有一分收獲,練得勤,跑起來就輕鬆自在,還有餘裕對著賽道旁的大砲比讚比愛心,甚至裝可愛,只為留下完美的身影,練得少,跑起來痛苦,就只能在鏡頭下留下醜一輩子的結屎面照片。
很多人都說跑步是在享受過程,其實每次跑步我都覺得很痛苦,根本沒有享受這回事,哈,不過每次跑步快跑不下去時,我都用數數來撐下去,有時是數1-10,有時是數1-100,但每次都數到亂掉,只得改為東張西望轉移跑步的痛苦,我告訴自己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抵達終點,當然抵達終點是喜悅的,我還滿享受完賽的感覺,雖然每次都累到不行,但笑容卻是發自內心地掛在臉上。
有朋友問我說,你跑步都沒有受傷過嗎?當然有,但也不算真的受傷,那是很多跑者都曾有過的髂脛束症候群,所謂的「跑者膝」,第一次發作是跑烏來馬時,痛到有一大段路幾乎用走的,跑起來沒多久又痛,那一場幾乎是跑走完賽,本來是想以賽代訓準備第二次台北馬全馬賽事,卻發生了這樣的慘劇,很怕去了卻跑不完,動了棄賽的念頭,但我的自尊心卻不允許,還好在麻吉金牌物理治療師的治療及教導下,治療當下真是痛到淚和汗都飆了出來,只差髒話沒罵出口而已,又在賽前一天幫我的腿貼紮加固,讓我不只順利完賽,還比第一次台北馬快了二十分鐘,以4小時09分完賽。
看到完賽照片,似乎都是完美的,但一路上的各種感受和情緒只有自己知道,甚至要頂著各種不適合的天候,高溫不適合,下雨不適合,天冷不適合,但參加賽事就沒有不適合的天候這回事。
最想說的是,很感恩這一路上的跑友,不論是推坑我的,或是被我推坑的,在賽道上雖然成績有別,卻都是會互相鼓勵支持的跑者,沒有比較只有一起出去的歡樂,而且回憶可以很久久。甚至參加賽事也是友誼擔當,花蓮是我的第二個家,每年必定要參加的太魯閣賽事,是我去見見老朋友的最佳契機,一場地震讓太魯閣暫時休養生息,只能等待早日開放的那一天,老朋友也說很懷念我們一大群人到他們咖啡館吵鬧的場景。
現在真要揪大家一起出去玩還不一定揪得成,但藉由參加路跑賽事,大夥都會找時間練習,不論是一起團練,或是個各練跑,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標,也認識了新朋友,也會交流跑步心得和資訊,這些跑友在一起沒有爾虞我詐,只有彼此互相吐槽,沒想到下一場賽事就又被推坑一起報名了。
這十年來的跑步,每一場都很難忘,隨著起初只有我和麻吉二人的武林,後來加入了被我推坑的當兵同僚,他原本連跑三百公尺都喘到不行,到可以完成全馬賽事;之後又加入了大學同學,原以為他倆是弱雞,沒想到他們跑步天份滿滿,二三場半馬賽事後,就被我推坑跑完了全馬,之後又加入了同學的朋友以及同事及同事的家人和朋友,現在一么喝,一場賽事隨便都有十來個同好一起參加。
現在,我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大家一起參加賽事的感覺,最為享受的是賽前自我補給及賽後慶功宴大吃大喝的儀式感,幾乎每場賽事的補給都被我們嫌到不行,跑步那麼累,不好好犒賞自己行嗎!